農曆七月講究多!牢記「1不空2不出」3不做4要吃 做好了「家業興旺」事事順


在民間傳統中,人們將農曆七月其一定為「開地門」的日子,屆時閻王爺會將地門開啟,讓故去的先祖們回家與後代子孫團圓,為期長達一個月之久,一直到農曆八月的前一天,才會將地門關閉。而在這一個月當中,家家戶戶都會舉行祭拜儀式,感恩祖輩賜福庇護,同時也表達對於故人的緬懷之意。農曆七月將生者與逝人緊密相連,其實是集中表達「孝」的日子。

百善孝為先,無論過去還是現在,農曆七月在一年當中都意義重大。祭祖盡孝,既是在追根溯源,同時也是在澆灌生命的根基,讓後代更加繁榮。所以在農曆七月當中所沉澱的一些傳統習俗與講究也值得一直延續下去。進入農曆七月,講究禁忌多,牢記:1不空2不出3不做4要吃,圖個家業興旺事事順。

Advertisements


1不空

祭桌不為空

在清道光年間有《金門志》,其中提到:「七月朔(初一日)起,各社延僧道設醮,作盂蘭會,俗名普渡……裡社公祭,各家另有私祭。」在過去,農曆七月定為「普渡月」,那麼從七月一日開始,國家有公祭,平民百姓也會在家舉行私祭。並且在民間,七月的第一天,第二天,第十五天以及最後一天,都要祭拜。

不過百裡不同俗,隨著時間車輪的不斷向前,各地祭祖的時間以及形式都會有所不同。不過無論何時何地,在農曆七月都不要忘了祭拜先祖,提前準備好酒撰果品菜肴等,擺放到祭桌前,以供先人享用,讓孝得以表達。

2不出

Advertisements

不出遠門

農曆七月的主要內容為「祭祖」,是生者對於逝去的先祖表達孝的日子,需要家人到齊,因此也是一家人難得的團聚時光。所以在農曆七月,最好不要出遠門,以免耽誤了祭祖。

另外農曆七月這段時間,既有夏日的暑熱,降雨也非常頻繁,如此複雜多變的自然氣候,給我們的生活有著很大的影響,難免會出現一些不可控的因素,所以出於安全的考慮,也不適合出遠門。


晚上不出門

每逢進入農曆七月,老人們常常會叮囑家裡的晚輩以及小孩子,晚上盡量不要外出,以免遇到不必要的麻煩。其實七月之後,白晝漸短,黑夜拉長,一般在晚上七點之後,天就黑了,即使道路上設有路燈,但是也有很多地方看不清。所以還是少出門為好,以免發生跌倒,磕碰等。家裡有小朋友的往往在夏天養成了飯後遛彎的習慣,那麼到了農曆七月以後,最好就不要在晚上帶孩子出門了。

Advertisements

3不做

不熬夜

農曆七月為夏季向秋季過渡的階段,外界環境變化快,我們身體的各個器官都在努力調整和適應。所以在這個時候要給自己充足的休息時間,規律作息,避免熬夜晚睡,才能幫助身體增強免疫力。保養好自己的身體,讓身邊人,先祖放心,也是盡孝的一種方式。


Advertisements

不婚嫁

農曆七月為「祭祖月」,所以在此期間的氛圍是比較莊重嚴肅的。而婚嫁講究的是喜慶熱鬧,顯然不適合在七月舉辦。所以有訂婚,結婚打算的,在選擇日期的時候最好避開農曆七月,也是為新人納吉。


Advertisements

不將路上的東西帶回家

農曆七月不將路上的東西帶回家,也是老人們比較忌諱的一點。其實從現代角度來考慮,也是很有道理的。出門在外,很多人行色匆忙,難免會將一些隨身物品遺落。首先,丟失的人很有可能會原路返回去尋找,如果我們撿走了,丟失的人會很著急,而且重要的物品丟失,是非常麻煩的事情。其次,地上的物品我們完全不了解,也有可能會帶有一些細菌,病菌等,那麼貿然撿起來難免會沾染到我們身上。所以無論是對於失主的考慮還是我們自身的考慮,在路上遇到東西後都不要撿,更不要帶回家,以免給他人,給自己帶來麻煩。


4要吃

雞肉

在民間傳統中,公雞象徵著勇敢堅毅,更是家族昌盛的象徵。所以在我國一些地區,農曆七月要吃雞肉,最好是公雞。當然雞肉營養好消化,也是這個季節進補的優秀食材。

Advertisements

推薦食譜:清燉雞湯

1、在燉雞湯的時候,可以搭配一把香菇、紅棗,其滋味會更加鮮美。所以我們先將香菇泡軟並洗凈。


Advertisements

文章未完,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