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後離不開這3根!多吃「潤肺利咽」秋燥不傷身 尤其是第2根:最養肺
中醫理論博大精深,很多疾病都被按照四季、五行等規律劃分成了不同的範圍。
在中醫看來,身體可能出現的一些疾病是可以通過食療或者食補的方法提前來預防治療的。
比如「以形補形」、「秋病春治、冬病夏治」等理論似乎看上去好像沒有什麼道理,但不耽誤療效確實很不錯。
老祖宗幾千年積累下來的經驗和知識,真的不是隨便一兩句循證醫學就能夠否定掉的。
老張家裡在農村,因此每年秋收的時候,父母都會叫他回去弄一大批的秋糧,帶回工作的地方。
之所以這樣,除了因為自己家種植的東西,吃起來更加乾淨衛生以外,秋天收穫的更多是一些根莖類糧食。
這一類糧食特別適合在秋天吃,對身體的好處特別多。
隨著近幾年養生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立秋吃三根,秋燥不傷身」漸漸重新流行了起來。
今年還沒有到秋收的時候,跟了老張提前預定三根的人層出不窮,照這個節奏下去,家裡種的「三根」根本上就不夠分。
無奈老張只能讓父親專門到村子裡面去預定了一大批,這才滿足了大家的需求。
「三根」到底是什麼?為什麼秋天要多吃這些食材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詳細的了解一下。
一、什麼是「三根」
一般意義上所說的的「三根」其實就是指一些種植的根莖作物。
因為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因此上很多食材都是秋天才是最新鮮的。
一般來說三根」其主要組成多為地瓜、蘿蔔、山藥。
當然有一些地方會有自己不一樣的「三根」的選擇,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實事求是的說,民間「三根」並沒有一個非常統一的標準。
只要是根系發達能夠食用,而且具有很好滋補功效的作物,基本上都能夠歸到「三根」的範疇。
二、吃「三根」的好處
這些根莖比較發達的作物由於長時間生長在當下,因此上大多都是比較性涼的,這樣一來就非常適合秋天食用。
在秋天的時候由於空氣開始慢慢變得乾燥,對肺部的影響就會比較嚴重,很多肺部疾病在秋天都是比較難熬的。
因此上常吃「三根」一類的食材能夠很好的化解肺部的燥熱,對身體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除此之外所有的「三根」作物營養價值都是很高的,而且都富含植物纖維,常吃對身體非常好。
下面就詳細聊一聊各種「三根」作物。
1.地瓜
作為一種產量很高的農作物,地瓜富含蛋白質、澱粉、果膠、纖維素、氨基酸、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營養價值非常的高。
因此上地瓜還有「長壽食品」的美譽。
相較於其他的農作物地瓜還有一個非常了不起的特徵,那就是味道十分的鮮甜。
要知道甜味是人體最喜歡也是最敏感的一種味道,這也是「吃糖會增加幸福感」的科學依據。
味道甜香,營養價值還高,所以常吃地瓜對個人身體健康好處是非常多的。
秋天正是吃地瓜最好的時節,新鮮的地瓜不管是煮,還是烤或者是做菜都會惹得人口水直流。
常吃地瓜不但能夠抗癌防止便秘,而且減肥和控糖的效果。
《陸川本草》中介紹說地瓜能生津止渴,治熱病口渴,特別適合在秋天食用。
2.蘿蔔
蘿蔔也是一種食療佳品,民間有「吃蘿蔔生開熟補」的說法。
所謂的「生開熟補」意思就是生吃蘿蔔可以健脾開胃,做熟了吃能夠補元氣。
正是因為蘿蔔具有補氣的效果,因此上還有「秋日蘿蔔小人蔘」的美譽。
將蘿蔔和滋補聖品人蔘放到一起比較,由此可見蘿蔔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中醫裡面有很多根據蘿蔔配伍的食補藥方。
蘿蔔這種食材不管是根莖,還是枝葉,都具有非常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
蘿蔔的種子具有消食化痰,利咽潤肺的效果。
新鮮的根部止渴、助消化的作用非常明顯。
將蘿蔔曬乾之後,又有非常顯著的利尿通便的效果。
蘿蔔的葉子,還能夠治療剛剛發生的痢疾,並預防痢疾。
可以說蘿蔔的一身都是寶貝,這種很常見很平凡的食材,真的是名副其實的「健康食品」。
因為蘿蔔具有利咽潤肺、止咳化痰的效果,因此上很多人非常推崇在秋天食用蘿蔔。
新鮮蘿蔔剛剛下來的時候,不管是涼拌還是煲湯,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尤其是蘿蔔煲出的各種湯,對人體的保健效果非常好,建議秋天多多食用。
3.山藥
山藥的名字眾多,薯蕷應該是最多人稱呼的一個名字。
唐朝的時候為了避諱代宗,這才將名字徹底改為山藥。
從名字上就能夠看出來,山藥的藥用價值是非常高的。
如果要在食材當中選擇一種滋補脾胃效果最好的作物,就非山藥莫屬了。
山藥對肺、脾和腎臟的滋補功效非常明顯,長期食用能夠利咽潤肺、健脾補腎。
吃山藥的時候會發現它的粘性非常強,這是因為富含非常多的黏蛋白。
黏蛋白這種物質對於血管是非常有好處的,一些心腦血管不是很健康的人,建議日常可以多食用山藥。
之所以將山藥列入「三根」當中,是因為山藥這種食材對肺的保健效果很不錯。
秋天的時候多食用山藥的話是可以很好的滋潤肺部,減少秋燥的。
三、秋天飲食的禁忌
秋天由於天氣十分的敏感,空氣中的燥熱感非常強烈,因此上飲食方面一定要多加註意。
一般來說秋日的飲食一定要以清淡為主,一些辛辣刺激,容易上火的食物最好不要食用。
秋季是吃螃蟹的時間,但螃蟹由於性寒,過量食用也會導致身體出現問題,因此上一定要注意。
正是因為螃蟹的這個特性,所以一般吃螃蟹的時候都會選擇搭配生薑或者是佐以黃酒。
之所以這樣都是為了能夠更好的中和螃蟹的寒涼。
除了吃螃蟹,秋日的各種瓜果也是非常多的,大部分的瓜果和螃蟹一樣也都是寒性的。
雖說秋日要降秋燥,但任何事情過猶不及,如果吃太多的瓜果對一些脾胃虛寒的人也是不好的。
尤其秋日裡天氣比較熱,很多人喜歡將各種水果提前放到冰箱裡面冷藏,然後在拿出來吃。
這樣確實可以讓口感更加的好,但從健康的角度來看是錯誤的。
冷熱交替會導致消化系統出現一些過激反應,比如腹痛、腹瀉等。
而且冰箱裡面的細菌比較多,如果沒有把水果用保鮮膜包裹嚴實的話,水果特別容易被細菌所感染。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吃了冰箱裡面,剛拿出來,沒有清洗的水果,會腹瀉的原因。
在農村有「秋伏」的說法,所謂的秋伏就是說秋天的天氣跟三伏天一樣的炎熱。
炎熱的天氣裡面,食物自然是特別容易腐壞的,所以吃任何東西的時候,一定各格外的小心。
千萬不能夠,將一些已經腐壞的東西,吃到肚子裡面去。
尤其是富含糖分的各種水果,更是腐壞的「先頭兵」,稍微放一放可能就已經不能吃了。
所以秋天吃東西一定要保證食物的新鮮和乾淨。
總的說來秋日裡,不能夠暴飲暴食,一定要適量且選擇清淡好消化的食物,作為日常的飲食標準。
不要相信什麼「貼秋膘」的說法,那是糧食不夠的年代人們,為了能讓冬天更加的好過,而想出來的一種無奈的做法。
現在我們的生活質量都非常高,很多人甚至都出現了三高的情況。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在去吃一些油膩高脂肪的食物,只會嚴重的傷害自己的身體。
所以有些事情還是要選擇性的去參考,千萬不能人云亦云,在身體健康這個方面都沒慎重都是不會過分的。
結語
民間其實有很多俗語,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都是勞動人民日積月累的飲食智慧。
所以有些時候在飲食方面要參考一下這些民間飲食建議。
比如秋天食用「三根」就是非常有科學依舊,對人體很好的飲食小訣竅。
你還知道那些食材比較適合在秋日食用,可以在評論區發出來,為我們的餐桌增加一道健康的美味。
文章參考:今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