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多善良!長期「照顧老年父母」的中年人 都要學會在3件事上「留一手」
人到中年,孝順老年父母,這是天經地義的。
關於孝道的好處,誰的心裡都清楚,這是好家風,也是一個家庭的運氣所在。
但是孝順不是說話、喊口號那麼簡單,涉及到經濟水平、房子、兄弟姐妹關係處理、夫妻小家和大家庭的矛盾等。
有時候,愚孝比不孝更可惡。
西周時期,有一個大臣叫尹吉甫。他的妻子過世後,很快再婚。
第二任妻子很自私,想要把自己的孩子伯封為繼承人,把尹吉甫的前妻生的孩子伯奇趕走。
因為枕邊風很厲害,誹謗伯奇的話很多,尹吉甫一怒之下,把伯奇驅逐到荒郊野外。
被父親和後母傷害了,伯奇沒有辯解,仍舊保持恭敬的姿態。
當尹吉甫知道真相後,把後妻子射殺了。一個好端端的家庭,就毀滅了。
可見一斑,當我們在奉承「百善孝為先」的時候,還要高瞻遠矚,讓父母和子女這兩代人,都能夠餘生安穩。
Advertisements
01
在人情上「留一手」,別一個人扛起孝順的任務,和兄弟姐妹一起分擔壓力。
很多人推崇「孝不比兄」的觀點。認為孝順就應該盡自己的責任,也不要管其他兄弟姐妹如何做。
其實呢?什麼都不比,都自己扛著。兄弟姐妹不見得會感激你,還會說閑話:「當初,你自己要這樣,怪誰啊。」
Advertisements
也有兄弟姐妹說:「我是想要照顧父母,是你不讓啊。」
當然,什麼都斤斤計較,也是不對的。
就如豫劇《牆頭記》里寫的故事,一個老木匠養大兩個兒子,兒子結婚了,卻不願意照顧父親。
不得已,兄弟只能輪著來,一個月一換。
到了「31」日這一天,每個人都認為是多餘的,三頓飯的錢,不應該自己掏。因此,老父親被放在牆頭上,任由風吹雨打。
人情方面,我們不要走極端,而是把握「相對平衡」。
兄弟姐妹在一起商議給父母養老的規則,有錢的出錢,沒有錢的可以出力。每個人都努力做好自己,那麼父母的晚年,就不會太差。
當某一個兄弟姐妹不孝順父母的時候,我們還要責備他,並且改正他對家庭的觀念。畢竟,這是一個人變壞的苗頭。
02
在健康上「留一手」,照顧父母的過程中,要愛惜自己的身體。
你有沒有遇到這樣的事情:照顧父母多年,自己也病倒了。
網友「淡泊生活」說,母親生病後,她每天都陪伴左右。
一晃就過了十個月,她越來越覺得自己扛不住了。隔三差五就要扛著母親往醫院跑,各項檢查,就是大半天;幾乎每天都要去藥鋪一次。
母親還總是嘔吐,大小便失禁。清洗的任務,真的很大。
當她自己感冒發燒時,頭暈暈的,給母親翻身都很困難。
母親走了,她才騰出時間,去檢查自己的身體,發現高血壓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