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渡人「錢可保命」!讓你安享晚年的「是你的存款」 很現實:但有用
01
有道是「天不渡人,唯有自渡。人若自渡,必有天度。」
我們只是塵世間的普通人,該如何自己救自己呢?毫無疑問,就是通過「錢財」來救自己。有錢有勢,餘生安穩。沒錢沒勢,不幸頻發。
錢財除了不能戰勝死神,其他的一切問題,都是它的手下敗將。不然,為什麼世人會拚命去賺錢呢?
Advertisements
世人忙忙碌碌,只為了碎銀幾兩。可就是這碎銀幾兩,能解人萬般惆悵,讓老人老有所養,讓孩子健康成長,讓夫妻和諧相處。
從金錢出現的那一刻開始,就註定了,它是購買資源的唯一手段,也是保人安穩的唯一途徑。沒有錢,連飯都吃不起,就只能吃西北風了。
錢財,說得難聽一點,就是一些俗物,俗不可耐。而說得現實一點,所有高雅的詩與遠方,都跟這些俗物有關。
Advertisements
02
著名作家王爾德說過,我們都生活在陰溝,仍有人仰望星空。年輕時我以為金錢是生命里最重要的東西,等到老了才知道,發現果真如此。
人,為什麼會生活在陰溝當中?因為沒有錢。年少之時,我們努力讀書、工作,就是為了賺錢。到了中晚年,我們努力存錢,就是為了安享晚年。
鎮上有一對兄弟,大哥是開廠房的,賺了不少錢。弟弟是打工的,奮鬥多年還是一無所得。所以,這兩人的晚年境況,差距很大。
大哥哪怕退休了,也依舊有無數人來奉承他。無論是宗族裡面的親戚,還是某些外人,都跑到他的身邊,來抱大腿。
弟弟退休了,家庭也沒啥錢,不僅親朋好友瞧不起他,就連老伴和孩子,也覺得他特別窩囊,就經常給他臉色看,讓他活得沒有尊嚴。
這對兄弟,都流著相同的血脈,也都是同一個鎮子的人,為什麼人們對他們的態度,會不一樣呢?因為前者有錢,後者沒錢。
Advertisements
03
《增廣賢文》中有言:「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錢人。」
人窮,哪怕住在喧鬧的市集當中,門前也空無一人,人們也怕沾了晦氣。人富,哪怕住在深山當中,也會有一堆人來拜訪我們。
吃飯的時候,人們都跟有錢人敬酒,而無視沒錢人。這,就是「拜高踩低」的人性。慕強的本性,一直根植於人們的骨髓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