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膻味「剋星」!秋天「燉羊肉加5g」肉嫩不腥不膻 羊湯鮮美又滋補

羊肉性溫,有御風寒、補體虛的食療作用,所以最適合秋冬季食用。天一冷,我給家人做羊肉吃,最受歡迎的就是羊湯了,顏色奶白,味道鮮美,總是喝不夠。

羊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可以溫補氣血,驅寒補虛。不少人在秋冬季都會手腳冰涼,建議常吃羊肉,能夠改善。燉羊湯做法簡單,但很多人做得並不好喝,顏色發黑,而且膻味很大,讓人沒有食慾。

羊肉最大的特點就是膻味,如果不會去膻,怎麼做都不會好吃。對於紅燒的做法,可以用各種醬料來去膻,但燉羊湯就不適合了。如果放了過多的調料,會破壞羊肉原本的鮮美。

其實燉羊肉要做「減法」,調料越少越好,才能體現出羊肉的鮮美。到底怎麼去除羊膻味呢?星級飯店大廚教你一招,放一個它,輕鬆去除膻味,羊肉鮮嫩,羊湯奶白,太香了。

燉羊湯要牢記這幾個技巧

一、燉羊湯要加羊骨頭

燉肉羊湯,大家是不是都只知道買羊肉呢?那樣燉出來的羊湯味道並不濃郁,還要加一些羊骨頭。羊骨頭的營養價值很高,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鈣等,很容易乳化,燉出奶白的羊湯。

二、用清水浸泡出血水

羊肉、羊骨頭不僅有膻味,也有一些腥味,主要是血水造成的。其實不管什麼肉,都是有腥味的,如果不去除血水,湯就會發黑,而且腥味很大,所以首先要去腥。把羊肉、羊骨頭剁成大塊,放入清水中浸泡2小時,半小時換一次水,直到顏色變白後就可以了。

三、焯一下水徹底去腥

雖然用水浸泡可以去腥的,但還不能完全去除腥味。如果是紅燒,可以用醬料來去腥,但燉湯比較清淡,不能加醬料,只能用焯水的辦法。還要注意的是,肉類焯水要冷水下鍋,還要加蔥薑、料酒,撇掉血沫子,撈出用熱水沖洗乾淨,就能徹底去除腥味。

四、加一個「去膻」法寶

燉羊肉湯要做減法,所以不要用香料,八角、花椒、香葉等都不用加,味道太香了,不然會蓋住羊肉的鮮香味。想要去除羊膻味,只要加一個「法寶」,就是甘草。

一公斤羊肉加入10克甘草,那一斤加5克就夠了,適量料酒、生薑一起烹調,既能夠去其膻氣而又可保持其羊肉風味。所以甘草被稱為膻味「剋星」。

五、先燉骨頭後燉肉

先把羊骨頭下鍋,加入蔥薑、料酒、甘草,大火煮開後繼續保持大火,也不要蓋蓋子。想要燉出奶白的羊肉湯,一定要大火燉,才能讓蛋白質和脂肪迅速乳化。大火燉半小時,等到湯汁變成奶白色。羊肉也下鍋,不要蓋蓋子,讓膻味、腥味隨著熱氣揮發掉,轉小火燉一小時。

六、只加食鹽、白鬍椒粉調味

羊肉湯燉好後,調味時不要加過多的調料,只需要加入食鹽、胡椒粉即可,什麼生抽、雞精等不要放,不然會破壞羊肉的鮮味。

也可以在碗里調味,加入鹽、白鬍椒粉,把羊肉撈出來切成薄片,放進碗里後倒入一些羊湯,把調料化開後,撒上蔥花、香菜末就可以喝了。

用這個方法燉出來的羊湯,味道特別鮮美,原汁原味的鮮,湯白味濃肉嫩,太香了。

文章參考:今日頭條

Click to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