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回娘家!在弟弟新房「吃了一頓飯後」 深深體會到:父母走了,兄弟姐妹就成了親戚


老話常說:「父母在,家就在;父母走了,家就會散。」兄弟姐妹再親,也會逐漸變成只有血脈相連的親戚。並且對男人來說,會沒了老家,而女人會沒了娘家。

過去我不信,覺得即使父母走了,家裡還有兩個弟弟在,這個家就不會散,我依舊還有娘家可歸。

然而,父母去世後,我帶著丈夫和女兒時隔多年回到娘家,卻發現老話所言非虛。父母走了,娘家也隨之遠去,曾經同吃同住的兄弟姐妹,也成了親戚關係,再也回不到從前了。


Advertisements

我叫魏如玉,今年48歲,是一名遠嫁的女人,25歲時,就遠嫁到離家800公裡外的婆家。

嫁人後的這20多年,我極少回老家。

起初因條件有限,沒車沒錢,三四年才回一次。後來夫妻倆事業穩定,有車有錢了,便一年回一次娘家看望父母。

但四年前父母相繼去世後,我回家的次數又少了,上一次還是在三年前,為了祭拜父親去世周年,我獨自回去過。

雖然說家裡父母不在了,我沒了經常回娘家的理由,但我還是很挂念兩個弟弟的。

所以今年春,我就帶著丈夫女兒時隔三年回了一次娘家。

也不算是特意回去的,只是因女兒18歲成人了,我們計劃獎勵女兒自駕旅行,順道回娘家看看二弟、三弟,還有家裡的老叔老嬸。


Advertisements

我把打算回娘家的想法,跟二弟三弟說了,他們兄弟倆都挺熱情歡迎的。

原本我打算在縣城開兩間房住宿,再分別去兩個弟弟家吃飯的。但是住在縣城的三弟,非常熱情相邀,硬要我們去他家住,說他家房間管夠。

我這三弟是託了父母的福,在十年前,父母還在世時,分家分給了他一塊不起眼的地皮,沒想到前年好巧不巧遇到拆遷徵收了,於是三弟就拿著這筆徵收款,在城裡買了一套大四房。

看見三弟這麼熱情,加上他的房子確實夠大,我就答應了。本來丈夫和女兒都表示,不太想去三弟家住的,畢竟出來玩都想住得方便點,不想寄人籬下。

但為了不打擊弟弟的熱情,我還是說服了父女倆。

由於一路休息太多,導致預估中午12點前可以到的,走到半路才發現,到達三弟家得中午一點多。這讓我感覺挺不好意思的,就叫弟弟不用等我們吃飯。

Advertisements


大概一點半,我們才到達三弟家,按照走親的習慣,去三弟家之時,我們也去附近超市買了一箱奶一個榴槤和一大箱黃花梨,我個人覺得這份量是挺夠的,三弟一家也會喜歡。

到達後,只有三弟出來接我們,弟媳和兩個侄子都不見人影。

Advertisements

而等我們坐了好一會,三弟媳才出現,並且看見我們買的水果禮物,顯得有些不以為然,就有點看不起似的說:

「哎呀,大姐你來就來嘛,還帶這些東西幹嘛,而且這些家裡都有的是,吃都吃不完......」

三弟媳還沒說完,三弟察覺氣氛不對,就趕緊讓弟媳切水果去了。


看到三弟媳這樣地態度,我是有點尷尬的,愣在那裡不知說啥好?而三弟也好像看出來我們的表情變化,就解釋說:

「你弟妹就那樣的,什麼東西都怕買多了浪費!」

在三弟家坐了會兒,弟媳把水果切好了,三弟才把兩個侄子從房間趕出來,要他們喊人和吃水果。

而兩個十多歲的孩子,出來叫了聲「姑姑、姑父」,轉身拿走幾塊水果,就跑回房間去了。

三弟媳切好水果,閑聊了幾句後,也背起挎包去外面打麻將了。

三弟和我們聊了幾句,也像沒了啥話題似的,乾巴巴地看電視介紹劇情,後來還是我提出,想睡個午覺,才打破這種尷尬的氣氛。

Advertisements

文章未完,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