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母又入院!三姊弟糾結「該接回誰家顧」他挺身而出 超有智慧作法「多子女家庭」都該學學
我和二姐出力少,但會源源不斷往大姐家送東西。姐夫也是個有度量的好人,吃飯時,總會將肉盛給兩位媽媽。為了照顧老人口味,姐夫把飲食習慣改了,大姐有時開玩笑說:「跟媽媽吃軟爛菜,一點沒嚼勁,我會找些醬菜吃,嘴裡能有點味。」是啊,跟老人住一起,不是一朝一夕,太不容易了。
Advertisements
後來大姐娶了媳婦,母親覺得身體恢復挺好,執意回家住。我好說歹說,把母親從老家接到市區,結果沒住三天,她就皺眉頭直喊:「你還是把我送回家吧,我想種點菜都沒地,哪有老院子好,家裡才接地氣啊!」我想想也是,於是將她送回家,結果不到一個月,母親又病了。經檢查,母親患輕微腦梗,由於老人歲數大,醫生建議留院觀察。我拿出兩萬人民幣(約新台幣8萬4千元),大姐說:「不能讓你全拿吧,我沒來得及領錢,等明天安頓好,我再給你。」
我說:「這麼多年你出力最多,不可能再讓你掏錢,別想太多了,我和二姐非常感謝你。」二姐也說:「我們姐弟三個是媽把屎把尿拉拔大,哪能總讓你跑前跑後,還自己掏腰包?以後有什麼事,三家輪著來,你都50多歲,別再硬撐了!實在不行,我請個看護幫幫你。」大姐擺擺手說:「別浪費錢了,你們的房貸、車貸壓得喘不過氣,天天加班累成那樣,我心裡都清楚!」
Advertisements
二姐低頭不語,大姐說的沒錯,我們都在硬撐著,沒辦法,為了老媽,不想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給自己留下遺憾。母親在醫院住了半個多月,後期費用不夠,二姐又補交了錢。母親出院前,我和二姐去接她,對於母親接下來住哪裡,我們姐弟出現意見分歧。
Advertisements
大姐想接她回家,照顧起來方便些,二姐想找個「老年公寓」,讓母親去那裡養老,我沒說話,而母親只想回自己家。母親住慣農村,突然送去陌生環境,接觸陌生人,肯定不適應。住老年公寓的錢不如給大姐,外人伺候再好,都不如親女兒貼心。我的提議得到大家贊同,後來我每個月給大姐2000人民幣(約新台幣8千4)、二姐給1000人民幣(約新台幣4千2),母親出院後,直接住進大姐家。
Advertisements
母親住得舒服,大姐也不會左右為難。像我們這種多子女家庭,孝順父母不能分太清,有錢的多出錢,有力的多出力,常回家陪媽聊天、比什麼都強。別計較誰做得多、誰做得少,讓媽媽晚年過得熱熱鬧鬧、心裡踏實。
參考來源:今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