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勞神醫開藥方!婆婆堅持「立秋一碗湯」調和陰陽 食材公開「簡單好煮」太方便了

立秋要懂得補身體,老祖宗留下來的好東西,秋天用來煲湯,滋補還潤燥,不懂吃真虧!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也是夏季與秋季的分界點。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的位置移到了黃經135°,夏至後已過半個多月,氣溫逐漸涼爽,萬物開始進入收穫的季節。在立秋這個時節,人們要根據季節的變化調整飲食,選擇適合的食材進行養生,而鴨肉正是備受推崇的滋補之選。鴨肉,性寒味甘,有清熱解暑、滋陰潤燥的功效。在盛夏過後,人體的陽氣逐漸減弱,此時適當攝入寒性食材,能夠調和陰陽,增強體質。

立秋這天我們買了一隻鴨子,將買回來的鴨子剁成小塊,放在冰箱冷藏,等著婆婆中午可以煮湯喝。下面就把婆婆煮鴨肉湯的做法分享給大家,看看是怎麼做的吧!

【鴨肉湯】 所準備的食材有:鴨子一隻、料酒、大蔥、生薑、香菇、鹽、枸杞、香蔥

具體做法:

1、買回來的鴨子把裡面的髒東西全部處理乾淨,同時剁成小塊,如果鴨肉很多可以分次吃。剁好的鴨肉洗出裡面的血水,開水煮3分鐘,同時放入1勺料酒去除異味,煮沸後用勺子撇出裡面的髒東西,撈出來即可。

2、煮好的鴨肉再次放入高壓鍋內或者是砂鍋內,再依次放入提前切好的香菇段、薑片、蔥段,倒入適量溫水,水量一定要沒過鴨肉三分之一。如果是高壓鍋燉煮30分鐘就可以,要是砂鍋要煲的久一點,小火煲一個小時以上。

3、鍋中湯煲好後,撒上適量枸杞、香蔥碎、適量鹽,用勺子攪動一下,繼續煲10分鐘,即可關火盛出。

美味可口的鴨肉湯就做好了,湯鮮味美,鴨肉有嚼勁,一點都不油膩, 上桌後,全家人都搶著喝,比鯽魚湯鮮美,比雞肉湯滋補,太香了!

料理小訣竅:

1、鴨肉煲湯時,除了加適量的鹽外,不要放入任何調料,這樣煮出來的湯清甜可口,營養鮮美。

2、鴨肉聞起來有一股特殊的味道,需要焯水後再煲湯,同時煮時間略久一點,放少許料酒。

立秋前後的中伏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最適合吃鴨肉了,滋補又解暑,不喜歡喝湯的可以做燉鴨肉或者辣炒鴨肉,營養好吃不發胖,快來試試看吧!

文章來源:搜狐

Click to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