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心梗患者暴增!這種人若出現「4個危險信號」要小心了 學會「2種急救方法」或許可救命
冬季一到,寒風刺骨,很多人開始穿上厚重的衣服,準備迎接一場寒冷的季節。
但你知道嗎?每年冬天也是心梗(心肌梗死)最活躍的季節,特別是對一些身體狀況不佳的人來說,寒冷的天氣可能是個隱藏的「殺手」。
每年冬天,醫院裡的心梗患者的數量都會暴增,而且有一個驚人的事實是,很多心梗的發生,並不都是大家下意識認為的老年人,實際上年輕人在冬天患上心梗的也不在少數。
冬天心梗高發還特別青睞年輕人?原因是這兩個
很多人都覺得,心梗應該是老年人的專利,跟年輕人沒什麼關係。
可實際上,心梗的高發季節恰恰是寒冷的冬天,而且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成了受害者。
這背後的原因其實並不複雜,歸根結底,跟兩個主要因素密切相關。
1、寒冷天氣導致的血管收縮
你可以想象,寒冷就像一個「啟動按鈕」,一旦天氣變冷,身體就會做出應激反應,血管自動收縮。
這是身體為了保暖,避免熱量散失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然而血管一收縮,血流速度就變慢,心臟就得更加努力地泵血來維持身體的正常循環。
這種「加班加點」讓心臟的負擔變得特別重,尤其對於那些有一定心血管隱患的人,原本平穩的血流突然變得不穩定,就容易引發心梗。
但問題並不止於此,當血管收縮時,血液中的一些成分也容易沉積,造成血栓。
這是心梗發生的關鍵,血栓一旦在血管里打結,就像堵塞的水管一樣,血流無法通暢,心臟的供血就會突然中斷,導致心肌缺氧,最終發生心梗。
這對身體各個器官的影響都很大,尤其是心臟這個「大馬力引擎」,一旦熄火,後果可能非常嚴重。
2、年輕人常見的生活習慣問題
現如今,年輕人長期面對壓力,工作和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飲食習慣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很多年輕人喜歡吃外賣、速食,吃得過於油膩、鹹的食物,甚至常常忘記吃蔬菜水果,久而久之,體內的脂肪和膽固醇不斷積累,導致血管壁越來越厚、越來越硬,血流通道變得狹窄。
這時候血管就像一個老化的管道,不僅容易堵塞,而且彈性差。
壓力大、飲食不規律等問題讓血管的失去原本的靈活性,當氣溫驟降,血管無法快速適應收縮和舒張,就更容易造成心臟負擔加重。
而且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高發,也讓年輕人更容易受到影響。
壓力大時,人體內的應激激素也會增多,這些激素一旦長期處於高水平狀態,不僅讓血管收縮變得更嚴重,還容易導致心臟的供血不暢。
如果你是一個長期熬夜的年輕人,可能還沒有意識到心梗這種事離自己有多近。長期熬夜使得交感神經系統處於亢奮狀態,血管也容易收縮。
加上早上起來匆忙,缺乏熱身和適當的運動,血液流動不暢,增加了心臟負擔,
尤其是在外面天氣嚴寒、空氣稀薄時,年輕人往往沒有意識到自己面臨的潛在風險。
心梗來臨之前,身體會發出4個信號
心梗來臨之前,身體會發出一些明顯的信號,這些信號有時非常微弱,很多人常常會忽視它們,以為只是小病小痛,甚至當作日常疲勞或者不適。
但其實,這些信號就像是心臟在給你敲響警鐘,提醒你「我有點不舒服了」。如果能夠及時察覺並採取措施,心梗的發生就能被有效預防。
1、胸痛或胸悶
大多數心梗患者的第一反應是胸痛,雖然不一定每個人都會經歷劇烈的胸痛,但胸部的不適是最常見的信號之一。
你可能會感覺胸部有壓迫感、緊繃感,甚至像有重物壓在胸口。這種痛感可能會從胸部擴散到肩膀、背部甚至下巴區域。
如果這種胸痛持續時間較長或者逐漸加重,尤其是伴隨有呼吸急促、出汗等癥狀時,千萬不要輕視,儘快就醫檢查。
胸痛的原因一般是由於心臟的供血出現了問題,導致心肌缺氧。
當血管出現阻塞或者血流不暢時,心臟就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造成胸部的疼痛或不適。
這時候如果不及時處理,血流受阻的情況會更加嚴重,甚至可能發展成心梗。
2、呼吸困難 心臟一旦開始「罷工」,血液和氧氣的供應就會受到影響。
呼吸困難可能是心臟問題最直觀的表現之一,你可能會感覺呼吸急促、胸悶,或者即使是在安靜狀態下,也會感到氣短,甚至說話時都會喘不過氣來。
這種現象通常發生在體力活動後,但如果是沒有做劇烈運動的情況下出現了這種感覺,那麼就需要警惕了。
心臟供血不足會影響身體的氧氣運輸能力,尤其是大腦、心臟等重要器官的供氧會受到限制,從而導致呼吸困難。
如果這種情況頻繁發生,或者伴隨著其他癥狀一起出現,那就是心臟可能已經在發出危險信號。
3、劇烈出汗 你有沒有過在沒有做什麼重體力活動的情況下,突然冒出冷汗的經歷?
這並非偶然,冷汗是心臟缺氧時常見的反應之一,當心臟供血出現問題時,身體的交感神經系統會受到刺激,從而引發冷汗。
尤其是胸痛或呼吸困難同時伴隨著冷汗時,這通常是心臟正在承受巨大壓力的表現。
冷汗通常表現為汗水像細珠一樣從額頭流下,甚至有些人會感到自己全身濕透。
這種現象很可能是身體正在應對缺氧,血壓和心率也會有所波動。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尤其是在沒有劇烈運動的前提下,趕緊就醫非常重要。
4、疲勞感劇增 突如其來的疲勞感也是心臟病患者常見的癥狀之一,很多人常常忽視這種癥狀,認為是工作壓力大、睡眠不足等原因導致的。
但有時候這種極度的疲勞感背後隱藏著心臟問題,當心臟無法有效地將氧氣和血液輸送到身體各個部位時,你的身體就會感到異常疲憊、虛弱,甚至連日常的活動都變得吃力。
特別是當這種疲勞感來得毫無徵兆且持續不退時,往往意味著心臟正在承受很大的壓力,甚至可能是供血不足的前兆。
疲勞感通常不單純是因為缺乏休息或壓力過大,而是由於心臟不能高效運作,造成全身供氧不足。
特別是在早晨起床時,如果你突然感到異常的睏倦或無力,可能是心臟有異常的警示。
三、若身邊人突發心梗,學會這兩種急救方法或可救命
時間就是生命!心梗的發生往往是瞬間的,病人可能會因為劇烈的胸痛、呼吸急促等癥狀而失去意識。
如果在這個關鍵時刻沒有及時採取急救措施,可能會導致無法挽回的後果。
幸運的是,學會兩種簡單的急救方法,可以在等待救援的關鍵時間內為患者爭取寶貴的救治機會。
1.胸外按壓
如果一個人出現了心梗的癥狀,特別是胸痛、呼吸困難等表現時,千萬不要急著慌張。
這個時候,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冷靜,並儘快進行胸外按壓,這是一種可以有效幫助恢復心臟功能的急救方法。
胸外按壓的目的,是通過人工施壓來模擬心臟跳動,幫助推動血液流動,確保大腦和重要器官能夠獲得氧氣供應。
操作方法其實並不複雜。首先,檢查病人的反應,看他是否能回應或自覺。
如果病人沒有反應,或者沒有意識,立即開始胸外按壓。按壓的位置通常是胸骨下半部分,兩個乳頭連線的交點處。
將雙手疊在一起,手臂挺直,用力進行按壓。每次按壓的深度應該在5到6厘米左右,按壓的頻率控制在每分鐘100到120次,保證按壓的節奏穩定。
要注意的是,按壓時要保證力量足夠,不能只是輕輕按壓。
如果按壓不夠有力,心臟的血液循環就無法恢復,心臟也無法有效地「重新啟動」。
如果你擔心力度過大,導致骨折等傷害,可以放心。即便有些輕微的傷害,也比錯過黃金急救時間更為重要。
2、咳嗽急救法
在等待急救人員趕到的過程中,如果病人意識還清醒,那麼咳嗽急救法也可以作為一種有效的臨時急救方法。
這個方法尤其適用於胸口疼痛尚未加劇、患者有意識但已經有心臟病癥狀的情況。通過咳嗽來增加胸腔內的壓力,從而幫助心臟維持血液循環。
具體操作時,患者應該採取坐姿,並保持身體直立,深吸一口氣後,迅速用力咳嗽,注意咳嗽的力度和頻率要大,每次間隔大約1-2秒。
這種咳嗽方式能產生足夠的壓力,幫助心臟繼續泵血,尤其是在冠狀動脈暫時狹窄或血流不暢時,這樣的咳嗽能對心臟起到一定的「救援」作用。
每次用力咳嗽後,都要再深吸氣,盡量將空氣吸滿肺部,再繼續咳嗽。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方法並不適用於所有心臟疾病,特別是當病人已經處於完全失去意識的狀態時,這種方法就不再適用。
此時還是要立刻採取胸外按壓,並撥打急救電話。
雖然這兩種方法能在緊急情況下為病人爭取時間,但最根本的急救措施仍然是儘快撥打急救電話,尋求專業的醫療幫助。
急救人員的到來可以確保病人在第一時間得到進一步的醫療救治。記住,心梗的黃金急救時間是非常有限的,每耽擱一分鐘,患者的生存機會就會大大降低。
通過學習這些簡單的急救方法,任何人在遇到心梗突發事件時,都能做出及時而有效的反應。
心梗發生時,分秒必爭,掌握急救方法,不僅可以有效提高生還率,還能為醫院救治爭取時間。
文章參考:今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