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再婚2次!第1任「不出生活費」離婚 第2任「他很折騰」但我很滿足:找個有錢人才對

在我們現實的生活中其實很多的單身老人在面對晚年的生活時候,往往都會選擇重新去找個老伴一塊生活,除了感情方面的需求之外,其實很大一部分人都是為了能夠在晚年生活中更加的自由一點,開心一點,與子女的生活難免會因為彼此之間的代溝導致生活方面處處都有矛盾發生,輕則自己委屈度日,過得不那麼的舒坦,重則還會影響孩子們的家庭,所以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再婚似乎成為了很多單身老人的不二之選。

可再婚的時候又該如何去選擇好一個對的人呢?純靠感覺,不談物質的再婚是否能夠走得更好呢?一位57歲的阿姨講述了自己的經歷,直言晚年再婚兩場後才明白,找個有錢人才對,如今他很折騰,我很滿足。

講述人,邢阿姨:

我今年57歲了,退休也已經兩年了,從去年開始有了一段新的再婚生活,不出意外的話往後餘生就這樣生活了,不能說湊合,只能說比起之前的那幾段再婚經歷來說,要好太多了。

我婚姻其實挺失敗的,在我四十多歲的時候那場婚姻就已經支離破碎了,分房睡都是我們家的常態了,甚至一天到晚說不到三句話,這些都是因為這麼多年的爭吵導致的,最後也是在孩子結婚了之後我們才選擇了和平離婚,一切都是平分的,也沒有鬧出什麼矛盾,反而在離婚之時還感覺出了一些夫妻情分,不過也只是曇花一現了。

離婚了之後我自己租了一套兩居室的小房子生活,也想過要不要自己買套房子去,可是看到房價實在太貴了,要是買了房子的話我的存款就基本上沒有了,為了穩妥起見我還是決定了先租房子住,要是以後能夠找到一個老伴生活的話,也算有個住處,也有錢。

也許是抱著這樣的心態,在我53歲的時候遇到了第一任再婚的伴侶。

我們倆是朋友介紹認識的,那會還算比較有好感了,他對我也不錯,是個開計程車的,每天都來接我上下班,其實還是挺用心的,就這樣接觸了一段時間之後我們倆就走到了一起,也領了證,也開始過日子了,本來以為這場感情能夠好好的走下去的,而且我也特別努力的想要去經營好自己的小家庭,但是沒想到後來我們倆還是因為錢的事情鬧得不可開交,主要也是因為疫情爆發的那一年他沒收入了,可是家裡的開銷卻很大,他又不肯動他的存款,總是嘴上說先用我的,等解封了之後他賺錢,他來承擔,我起初想著畢竟是倆口子,花誰的錢都一樣,可是我後來才發現他是有錢的,他的手機上的存款起碼有三萬塊錢(約新台幣13.3萬)。

被我發現了之後他就又開始各種的解釋了,又找借口說自己的錢要給他孩子轉,又說他還背著債,這錢要留著讓他還債,反正各種的借口,我自然是不相信的,後來趁著解封之後我們馬上就離婚了,太不可信了,也太不值得了。

跟他短暫了生活了兩年之後我就恢復了單身生活,雖然又經歷了一場比較失敗的感情,但是我卻還是希望可以再找一個老伴,因為退休了,也因為我需要趕緊選擇一份婚姻去穩定我自己的生活了,所以就去參加了一場老年人的相親會,從而有了後來的第二段婚姻。

在參加這場相親之前我其實是有過一系列的準備的,尤其是對另一半的要求更是如此,我本來想著找個跟我條件相仿的人,年齡相仿,收入相仿的人,可是接觸了幾個人之後都覺得挺小氣的,還要跟我AA制生活,還說是為了避免矛盾,為了維持公平,這讓我特別的不理解,難道彼此之間只有AA才能夠變得關係好么?所以最後都不了了之了,直到遇到了老林。

老林比我大六歲,已經六十多歲了,其實本來我並不打算跟他有過多的接觸,因為年齡相差較大,年輕的時候可能不覺得年齡相差會影響生活,可是到了晚年之後年齡差距就很影響生活了,畢竟多活一年,也就老了一年,身體機能也就更差了,而我對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如此,拄著個拐杖,走起路來顫顫巍巍的,不過說話方面倒是挺利索的。

短暫的溝通之後他很直白的向我表達了他想要跟我繼續接觸的意願,我本來想拒絕的,可聽到他說了一句「搭夥以後生活費我全包了,咱倆就每天享受生活就行了,你想做飯了做飯,不想做飯了請保姆都行。」

我被他的這句話一下子吸引到了,覺得要是他說得沒錯的話,其實聽起來還是挺讓人覺得羨慕的,所以接下來一段時間我就一直都跟他保持著聯繫。

其實我對他並沒有特別多想要在一起生活的衝動,那會跟他接觸的過程中我也有同時接觸的另外一個人老李,老李跟我就屬於同齡人了,而且還沒有退休,工作,工資水平也都是一般,只不過人很健康,也很風趣,在接觸的過程中也讓我覺得挺喜歡的,他們倆讓我挺糾結的,不知道選擇哪一個,直到老李我談起搭夥後的生活方式時,老李跟老林的回答就大不相同了。

老李認為,搭夥之後的生活要互相付出,他始終堅定的認為要AA制生活,這樣的話誰也不會吃虧,可是我說起家務活誰來做的時候,他卻又說讓我全部承擔,我說不行,他卻說他掏了房子了,我住在家裡應該給承擔起家務活,最後我就沒再繼續跟他接觸下去了。

而對於老林來說,卻說得很簡單,他說:

「既然是搭夥了那就是倆人過日子了,我這身體肯定是做不了飯,你要是能做的話你做,我給你生活費,你要是也不想做,咱倆就出去吃,也不需要那麼的刻板,一切為了好好生活。」

我信了,也許是覺得他有錢,會更加的可信,所以半年多之後我們就在一起了,一切似乎都在按照我所期待的樣子去生活。

一開始搬進他家裡的時候其實我也有些不適應的,雖然說我們接觸了挺久的時間了,但也許是因為沒有那麼的深厚的感情,所以導致了我們之間相處時候還是有些距離的,而我也一直都努力的去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無論是做飯,還是做家務,基本上都努力的去盡好一個做老伴的責任,而他也是負責承擔起了他之前答應我的事情,每個月的家裡一切開銷都一分不落的承擔了起來。

漸漸的我們也就熟悉了起來,相處也不再像一開始那樣的陌生了,這時候的我才發現他其實特別折騰,他的身體不好,可是卻天天都要出去閑逛,又是下樓曬太陽,又是出河邊看別人釣魚,甚至還想著出去旅遊的事情,這讓我還挺為難的,畢竟一出門就得我扶著他,再比如他對飲食方面的要求,其實他挺挑的,雞鴨魚肉都得安排好,我去了他家裡之後還看到了一份菜單,上面記錄著每天的飯菜,他說是找營養師給專門安排的,讓我費解的,上面有些菜我不會做的時候他就會專門叫個上門的廚師來做,一點也不心疼錢。

跟他生活了一段時間之後我才真正的知道了什麼叫差距了,我們倆這生活就是差距,他的生活是我從來都沒有想過的,畢竟沒那麼多得錢去支撐我做這些,反而他一點也不在乎。

除了他自己的生活態度之外,他對我其實也有要求,說是每天折騰我一點也不過分,每天早上他要吃社區附近的一個早餐店的飯,剛開始我們在一起的時候早上還是倆人一塊出去在店裡吃的,後來時間一久他也就不去了,早上讓我自己出去買了帶回來,一次兩次也就算了,可是天天要讓我去買,我也開始覺得不滿了,再比如按摩這件事,每天晚上他都要讓我給他按摩捶腿,一開始礙於面子不好意思拒絕,後來時間長了我試著去拒絕的時候他卻也只是沉默,不會過多的跟我爭辯什麼,反倒是讓我覺得挺對不起他的。

有段時間我生病了,身體不舒服,他又不會做飯,所以他就主動找了一個保姆在家裡伺候我們的生活,那段時間可以說是過得特別舒心了,我病好了之後也想著把請保姆的錢給他一部分的,可是他卻拒絕了,他說:「平常你對我也不錯,這錢我掏了就算是我來照顧你了。」

他的這種行為讓我挺感動的,覺得他人還不錯,雖然平常愛折騰,但是我卻過得滿足,現在的生活沒有經濟上面的糾紛,沒有付出與回報上面的矛盾,更沒有不平衡,反而各司其職,一切似乎都很公平,我有時候問他,我說你這樣不如請個保姆,隨叫隨到,還能對你的要求無條件服從,可是他卻說:

「老伴跟保姆哪能一樣,老伴起碼是個知心人,能互相說說話,能互相依靠依靠,靠的是感情,保姆就是純靠金錢了,只要掏夠錢,保姆哪還會說真話,處處只管聽從了。」

聽他的話我也覺得挺真誠了。

如今我們倆在一塊一年多了,這一年多來我自己算過一筆賬,每個月我們倆的開銷其實也就幾千塊錢,至於其他一些請保姆,請廚師上門的開銷我也沒太多的計算,估計加起來也不多,其他我們倆一塊出門花錢的大頭是他承擔,一些吃的喝的我就也能承擔了,還算不錯,讓我覺得很踏實,起碼讓我覺得這個家我也是在享受生活了,享受養老的幸福了。

所以啊,我覺得晚年再婚找老伴的話就得找有錢的,因為這樣的話能夠避免很多在一起生活之後的經濟矛盾,晚年在一起的生活中要是經濟方面談不攏,到最後只會讓倆人各自心中難受,相處起來越來越難,要是經濟方面沒有矛盾了,那麼才能夠更好的生活下去,你們說對嗎?

文章參考:今日頭條

Click to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