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顧客絡繹不絕!炒粉攤老闆娘「每天打扮精緻擺攤」被酸炒作 本尊霸氣「道破背後真相」獲狂讃

三八婦女節,唐應接受採訪,回應了網友的質疑。

唐應是誰?

她喜歡穿著漂亮時裝炒粉,由於視覺效果的反差,引來很多網友圍觀,她也被稱之為「炒粉姐」。

有網友質疑,她這樣做都是裝的,完全是一種炒作。

為此,唐應撕開濾鏡,讓大家看看精緻妝容背後,真實的自己。

那麼她有什麼不為人知的隱情呢?

唐應是吃過苦的人,家裡姐弟4人,父母都是農民。

小時候,她看到父親為了掙錢,跑去給人挖藕。

藕長在泥里,需要用手下去一點點摳出來,要是不小心藕斷了,就不值錢了。

長時間的彎腰,起身時會感到腰直不起來,父親也落下腰疼的毛病。

看到她家窮,有人建議送走一個女孩,母親搖頭拒絕,哪個孩子也捨不得。

為了減輕父親壓力,母親就擺攤賣菜,就算站在塵土飛揚的路邊,出門前也必定會收拾一下自己。

在唐應眼中,母親是講究生活格調的,這跟窮與富無關,即便沒有化妝品,她也會用紅紙給嘴唇上色,讓整個人看起來精神一些。

母親總是告訴她:「人無法改變別人,但可以改變自己,就算所有人都看不起你,你也不能看不起自己。」

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兒女最好的榜樣。

唐應姐弟四人,長大后都非常自立自強。

她14歲輟學,跟著老鄉到東莞打工,由於沒學歷,她只能去做學員。

在飯店端過盤子,工廠上過班,每一份工作都很辛苦,她努力嘗試,很少跟父母訴苦。

跟丈夫是相親認識,兩人都在東莞,一個朋友介紹的。

見面后,唐應發現對方很實在,就答應處一段時間試試,戀愛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關心和照顧,毅然答應結婚。

這件事一開始父母是反對的,原因是男方窮,家裡條件還不如女方,老家在湖北一個農村,要是嫁過去,回一次娘家都難。

無奈唐應堅持,她說自己不怕苦,相中的是人,又不是選家庭,只要兩人一心,日子肯定能過好。

婚後,她才意識到自己的幼稚。

談婚論嫁時,婆家沒錢買房,也拿不出聘金。

唐應母親心疼女兒,給她塞了3萬塊(約13.5萬台幣),這筆錢是家裡所有的積蓄,算作是給女兒的陪嫁。

母親擔心,女兒婚後會吃苦,還真被她說中了。

由於沒有家底,小夫妻不敢停止工作,唐應學了美甲,懷孕期間還在忙碌,只想多攢點奶粉錢。

孩子出生后,母親幫她看了一段時間孩子,唐應把精力放在美甲店,有時候忙到深夜,結束還要去丈夫的攤位看看。

丈夫從廠里出來,擺攤賣炒粉,顧客都是周邊上班的工人,很多人加班結束餓了,會出來吃一份宵夜。

看到丈夫忙不過來,唐應就下手幫忙,她一開始並不會炒粉,練習了一年左右時間,才熟練掌握顛勺、翻鍋等動作。

經常做飯的人都知道,鐵鍋是很沉的,沒有經過專業練習,根本做不到翻鍋,我們在家炒菜,大多是用鏟子翻一下,跟專業的廚師沒法比。

唐應的炒粉過程,堪稱行雲流水,不僅人長得漂亮,炒粉的動作也很帥。

有個顧客在等待過程中,把她炒粉的動作拍成視頻,傳到網上很快火了。

質疑聲一片。

「穿成這樣站錯地方了吧,為了搏流量也夠拼的。」

「姐炒的不是粉,是情懷。」

「我就想知道,你穿高跟鞋能堅持多久?」

說什麼的都有,確實給唐應帶來很大的干擾,有人特意跑去攤位前拍她,讓她很不自在。

唐應解釋,自己之所以要炒粉,是丈夫長時間顛鍋手受傷了,她不敢讓他太累,只能幫分擔一下。

由於白天在美甲店工作,她已經習慣了打扮,晚上來攤位也不能特意去換衣服,就直接來了。

對於有人說她炒作,她沒有爭辯,或許流量並不是壞事,如果可以給攤位帶來一些生意,有何不可呢?

擺攤的過程,毫無浪漫可言。

隨著生意的變好,唐應做出選擇,關掉美甲店,全身心來炒粉。

她還特意開直播,一站就是好幾個小時,讓大家看看濾鏡背後真實的生活。

每一份粉炒好后,她總是會端起來讓網友看下,以示敬意。

網友終於明白,「炒粉姐」不是擺拍,這就是她的生活呀。

精緻妝容的背後,是日復一日的堅持,以及對生活品質的要求。

她也可以穿一件大褂子,頭髮隨意束起來,沒有人會說什麼,反而符合大眾對攤主的認知。

但唐應不想隨波逐流,她覺得女人可以辛苦,但一定要學會取悅自己。

你忙碌的目的,不只是為了掙錢,還有精神愉悅的痛快。

羅曼·羅蘭曾說:「真正的英雄主義,是看透生活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

沒有人可以一帆風順,我們披荊斬棘的過程,也完全可以好好過日子。

女人有愛美的權利,這種對自我的要求,是一種生活態度。

任何一個努力打拚的人,都值得被尊重。

唐應表示,自己是一個有夢想的人。

小時候的夢想是能「乾脆面自由」,長大了想擁有一輛車,回娘家方便,現在的夢想是做回自己,不受別人的干擾。

拋開傳統的偏見,我們不得不承認,唐應是一位優秀女性。

她自立自強,也在用自己的方式熱愛生活,這樣的人,也許你做不到理解,但值得尊重。

文章來源:今日頭條

Click to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