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要注意!鬼谷子:人倒霉前「會出現3個徵兆」 控制好言行:遠離霉運、禍事
鬼谷子是歷史上一位神級人物,他通天徹地,集百家學說於一身,兵法家尊他為聖人,道教尊其為王禪老祖,縱橫家尊他為始祖,命理師尊他為祖師爺,謀略家尊他為謀聖,名家尊他為師祖,因此鬼谷子又有「萬世先師」之稱。
幾乎春秋戰國時的風雲人物都出自鬼谷門派,像他的四大弟子:孫臏、龐涓、張儀、蘇秦,都是大名鼎鼎的兵家人物。還有商鞅、呂不韋、白起、李牧、王翦、毛遂、趙奢、徐福等弟子,也都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鬼谷子無疑是一個智慧超凡的人,他還為後世留下了不少警世良言,可以趨吉避凶,其中「人在倒霉前,會出現三個徵兆」,也很值得我們深思。
鬼谷子覺得人在「倒霉」前,在日常生活中早有徵兆,他還總結出了比較常見的三個徵兆。
-1- 口無遮攔
「口者,心之門戶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慮、智謀,此皆由門戶出入,故關之以捭闔,制之以出入。」——《鬼谷子·捭闔第四》
西晉時期的傅玄曾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意思是人因為吃東西不注意而導致病毒侵入人體,因為說話不注意而招來禍患。
有些人在生活中經常口無遮攔,要知道「言多必失」,話說多了難免哪句話沒說好,就得罪了人,也就是「禍從口出」。
晉孝武帝司馬曜,是東晉王朝第九位皇帝。有一次,司馬曜醉酒後,讓他的寵妃張貴人陪酒,張貴人因為身體不適拒絕了,司馬曜故意逗她說:"汝已年近三十,人老色衰,後宮佳麗年輕美貌,汝一個張貴人少之又如何?」
就因為這句玩笑話,招來了張貴人的憎恨,趁著司馬曜醉酒,把他活活悶死了。
所以在工作和生活中,為了避免倒霉,大家盡量不要說得罪人的話,有時候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難免招人怨恨,引起禍事來。
-2- 固執己見
「故信心術、守真一而不化,待人意慮之交會,聽之候之也。計謀者,存亡之樞機。慮不會,則聽不審矣;候之不得,計謀失矣。則意無所信,需而無實。」——《鬼谷子·本經陰符七術》
鬼谷子告誡我們,一個人不能太固執己見,聽不進去其他人的意見。畢竟一個人的想法是不全面的,其他人的經驗和建議可以幫助自己完善想法,少走很多彎路。如果一直頑固不化,就很容易走到死胡同里,到頭來失敗了,倒霉的還是自己。
像末代皇帝溥儀,在被趕出紫禁城後,聽信了鄭孝胥的獻策,打算藉助日本人的力量搞復辟。當時皇妃文綉曾經多次勸說他,不要聽信日本人的話,卻遭來溥儀的毒打和軟禁。因為溥儀的固執己見,最終淪為了日本人的傀儡,一舉一動都受到日本人的監視和掌控。
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相當於堵死了自己的其他路,最終走到死胡同時,後悔都來不及。
-3- 沉溺慾望
「養志者,心氣之思不達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則心散,心散則志衰,志衰則思不達也。」——《鬼谷子·本經陰符七術》
鬼谷子認為人的慾望太多也容易招來霉運。古人深知貪婪的遺禍,為此傳下了很多古訓告誡後人,像"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人貪三樣,一生白忙"等,都是告誡大家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慾望。
因為無論是貪金錢、名利、美色,都沒有個見好就收的。像和珅即便貪得富可敵國,也依然覺得不夠,漢成帝劉驁因為過度貪戀美色,最終死在了趙合德的床上,淪為了千古笑柄。
貪婪往往是禍端的根源,只有控制好自己的慾望,不貪婪,才有可能遠離霉運和禍事。
結語:
古人云:「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每個人禍福的根源,多少都跟自己的一言一行、思維想法有關。想要遠離霉運,就要多約束自己,不該說的話不說,不該做的事不做,不該貪的東西不貪,同時也要多聽聽別人的想法和建議。如果能做到這幾點,就可以把大部分霉運擋在了外面。
鬼谷子的這些觀點即便拿到現代來看,也還是很有借鑒意義的,值得我們後人深思和學習。
文章參考: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