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女巨人!身高2.3米一頓吃「1公斤白米飯」 腳太大「連鞋子都買不起」爆紅後:卻命運弄人

老天很公平,給了每一個人生命,來到這花花世界看風景。可老天也很不公平,讓有的人出生就含「金湯勺」,有的人出生含的卻是「湯藥勺」。

有多少人這一輩子都在努力的活著,只為生命再延續一段時間,她們的艱辛誰又能理解呢?

01

世界第一女巨人

這是一位出生於1972年,生在安徽省舒城縣的一個貧困農村家庭的小女孩---姚德芬,出生時她嬌小可人,一家人也因為這個新生命的到來感到欣喜,隨著時間的推逝,小姚德芬長得比同齡人都吃的多,但也高的很多,鄰居也是誇小姚德芬長得好,父母更是歡喜。

可姚德芬越長越瘋狂,年僅7歲就已經有了一個成年人的身高,吃的更是多,因為家中條件有限,所以小姚德芬經常食不果腹,但這並不影響姚德芬的身高生長。

到了上學的年紀,姚德芬被父母送去了學校,懷著期待,滿心歡喜的到了學校後,卻發現和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樣,學校里的同學們,看到年小高大的姚德芬後都是竊竊私語,向看「怪物」似的看著小姚德芬,這讓天真爛漫的她一下子就自卑了起來,有意無意的總會坨著背,顯得自己低一點。

同學們的種種嘲笑讓姚德芬不再喜歡學校,變得自卑的她更是無心學習,也讓姚德芬抗拒了上學這件事,便退學回了家。

可能童言無忌,可能無心之過,可身為孩童的心裡總是敏感的,本來活蹦亂跳,像花一樣的的年紀,小姚德芬卻變得鬱鬱寡歡,沉默寡言,只想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時間流逝,姚德芬長得更是迅猛,在11歲時的時候就已經1米8了,父母也沒當回事,人高馬大正好幫家裡分擔家務,這也讓小姚德芬被迫快速長大。

可姚德芬的身高並沒有停止生長的意思,15歲的她就突破了2米,這樣的身高體型,導致姚德芬都沒有合適的衣服和鞋子,市場上最大碼的衣服穿在她身上也猶如大人穿了小孩子的衣服,緊且短,更別說合適的鞋子了,都要定做,這讓姚德芬的父母開始發愁,不再是幾年前的欣喜,取而代之的則是「再這麼長下去可怎麼辦啊」,姚父姚母也是一籌莫展。

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身高6尺女娃」 一傳十,十傳百就在十里八村傳開了,很多村民們都來觀看這位「6尺女娃」,有些村民不惜走十多里地來看傳聞中的「巨嬰」是真是假。

來的人多,非議也就多,「這是吃什麼長大的呀」「這可怎麼找婆家啊」。一時間說什麼的都有,這讓本就自卑,沉默寡言的姚德芬更是不敢出門,整日躲在屋內,閉門不出。身為父母看著孩子整日遭受非議,可又無能為力,改變不了現狀,別提心裡什麼滋味了。

02

解姚家燃眉之急

正當姚父姚母為孩子百感交集之時,家裡來了一位記者,想要關注播報姚德芬身高6尺之事,起初姚家是拒絕的,不想孩子再受非議,成為更多人茶前飯後的笑柄。

可這位記者沒有放棄這個獨家的報道,在幾次登門,苦口婆心勸導之下姚父姚母才同意記者見見姚德芬,當記者看到姚德芬後,和他人一般無二,同是震撼,可很快收起了表情,可能是職業操守的原因,他並沒有譏笑或是鄙夷姚德芬,反而笑對姚德芬,還勸導姚德芬笑看人生,莫要太在意他人的看法。這讓姚德芬不太抵觸這位記者,也接受了他的採訪。

很快姚德芬的事情就遍布各地,可能是記者的勸導起了作用,姚德芬不再窩在家裡害怕面對人群,也開始慢慢走出屋門,走出院門,但依舊少不了聽到村裡人的說三道四使心裡難受。

隨著媒體對姚德芬此事的擴大,遠在德國的某著名鞋店老闆得知姚德芬的事且沒有合適的鞋子穿時,想要見見這位大腳78碼的主人,不遠千里送來了3雙特製78碼鞋子,姚家自然十分感謝。

解決了姚德芬沒有合適鞋子穿的難題,當姚德芬準備換上新鞋時,姚母更是眼眶一紅,姚德芬現在腳上的這個鞋子還是2年前浙江特製的,當時花了1000多元呢,但姚德芬身高不停地長,鞋子也越來越小,也已經十分破舊了,但沒有更合適的鞋子,所以姚德芬2年來一直穿著這一雙鞋子。

真的是笑看人生,好運自然來,隨著媒體對姚德芬此事的擴大,不久後安徽體校也關注到了姚德芬身高一事,立即前往姚德芬家中,特邀姚德芬加入籃球隊,姚父姚母自然是高興的,他們真的很希望姚德芬和正常孩子一樣,笑容長掛在臉上,不再自卑。

姚德芬也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來到了體校,她害怕像小時候一樣同學們對她滿是譏笑,都排擠她,叫她「大傻個」。

體校老師似乎看出了她的擔憂,默默的牽起那個猶如西遊記里如來神掌似得大手,帶著姚德芬來到籃球隊。打開偌大的大門,這次輪到姚德芬吃驚了,這裡有很多和她一樣巨人,姚德芬欣喜,她不在是鶴立雞群,不再是村民嘴裡的「怪胎」。

在這裡,她的身高2.336米讓她引以為傲,隊員們都很羨慕。甚至可以說是炙手可熱的。

來到這裡,姚德芬猶如井底之蛙一般,好奇著這裡所有的東西,有了合適的隊服,合適的鞋子,合適的床鋪。在家裡時,因為身體長得太高,床都變小了,睡覺的時候總是縮倦著身子。最主要的是能吃飽飯,不再每天忍受飢腸轆轆的感覺。

本就善良、友好的姚德芬在老師的帶領下很快融入了新的生活,在這裡姚德芬話也多了,人也活潑了不少。但因為姚德芬沒有籃球基礎,訓練起來也很是困難,每次訓練結束後,她都會給自己加訓,只是為了技術成長的更快,一個動作反覆練習,直到能靈活運用為止。

努力必有回報,姚德芬的籃球技術也突飛猛進,可以和隊友一起去打比賽,賽場上她們鬥志昂揚,猶如一群戰狼,團結,有序,只為贏得勝利。賽場下她們猶如姐妹,互幫互助,別看姚德芬體型比她們高大,但在年齡上她還是個小妹妹,大家也很照顧這個妹妹。

教練看到這麼刻苦訓練每天衣服都沒幹過的好苗子,也是悉心栽培,希望能再出一個像鄭海霞一樣的籃球明星。

03

命運弄人

可好景不長,在姚德芬長時間高負荷的運動下,最終還是倒下了,校方立即安排去醫院檢查,這一檢查猶如晴天霹靂劈像姚家,姚德芬之所以這麼成長是得了---巨人症,是因為腦垂體分泌了過多的生長激素,姚德芬才會長這麼高,因為之前不知道個子高是病,也就錯過了治療時間,腦垂體已經變成了腦體瘤。

真是天意弄人,這讓重拾信心的姚德芬一下子就癱了,只能再次退學回家。高昂的手術費用豈是這一個連小康都算不上的家庭可以支付得起的呢,自此姚德芬也就只能在家了,可家裡的條件實在困難,她沒有放棄生命任由老天擺弄,積極的面對生活。

好在,1993年,她的「巨人」個子,被一個馬戲團發現,覺得是給馬戲團多了個新穎節目,便邀請姚德芬去馬戲團工作,合同一簽就是5年,姚德芬沒有猶豫就答應了,不為別的,只為讓家裡再寬裕些。

在馬戲團里,是姚德芬這輩子最開心的幾年,工作可以即興發揮,工作人員對她也很好,姚德芬還結識了馬戲團的一位廚師,關係處的很是融洽,每次盛飯廚師都會給姚德芬多留一些肉。

日子也是順風順水,可就在合同快到到期時,姚德芬的身體出現了狀況,不得不終止合同,在馬戲團眾人的攙扶下回了家,一切又回到了起點。

04

一波三折

1999年 ,老天又給了姚德芬新的希望,廣東三九腦科找到了她,要免費為她開顱切除腦體瘤。當時的醫學設備還是很有限的,風險也很大。但是姚德芬不想錯過任何一個機會,哪怕這個機會極其微小。

皇天不負苦心人,手術還算成功,腦顱手術雖完成了,但留下了一個永遠的後遺症---癲癇病,姚德芬在家養病期間偶爾會出現癲癇,每次都需要藥物壓制才可,雖然沒有完全根除,但姚家人依舊感激涕零。

在家養病之餘,姚德芬都會幫家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社會關愛人世也陸陸續續來問候,甚至還有很多募捐,雖然不多,但對姚家人來說,這都是「巨款」。

2006年,姚德芬因為「巨人症」的原因,姚德芬的身體也開始出現各種病症,身體再次倒下,被送往上海金瑞醫院治療。

在上海接受治療作用有限,姚德芬的身體日漸消退,病魔也在一直「糾纏」這姚德芬,姚德芬每日都在與病魔作鬥爭。

真是天意弄人,養病2年,姚德芬這天覺得手腕,腳腕疼痛難忍,不能久站和長時間行走。這次姚德芬戰鬥失敗,自此就卧床不常起,還好年邁的姚母沒有放棄姚德芬,給了姚德芬無微不至的照顧。

05坎坷一生路

直至2012年11月,姚德芬和病魔的戰鬥徹底結束,雖已失敗告終,她也不必再受病魔叨擾,去世時40歲。

姚德芬曾與家中哥哥說起,這輩子過的太辛苦,起起伏伏。這輩子過的慚愧,不曾好好孝敬父母,履行兒女職責。一身病症不曾為社會做出貢獻。她最想念的是老家的那顆板栗樹,兒時總是會淘氣摘回來一些給家裡人吃,可這些年來病魔纏身,母親年邁,走不得山路更是放心不下她這個女兒,沒有回過老家。

也不曾有可以談天說地,推心置腹的好友了,曾在馬戲團的那位廚師,因為各地演出原因,離開馬戲團後也是不曾相見。如有有來生,她只希望沒有病魔纏身,天天都可以餵飽肚子,不再收人白眼,能有一個知心朋友來彌補此生的遺憾。

姚德芬的一生都在努力,努力的生活,努力的想改變。自小遭受白眼,長大病魔纏身,一生基本沒有順意的事情,她都沒有想要放棄人生的念頭。

反觀現在10多歲的孩子只是受了父母或老師犀利的言語就要跳樓。30多歲的因為工作不順,家庭不和睦就選擇輕生。甚至還有60多歲因兒女不孝結束自己的生命。

「生命」只有一次,大千世界你又觀看了多少?何必和這些不順心的事計較呢?放下那些讓自己煩惱的事情,多看看著美好的風景,不一樣的心態,一定會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文章參考: 今日頭條

Click to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