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防老?來自一位老母親的醒悟:在兒子家「住了3年後」終於知道誰能養我老

在我們傳統觀念里,生兒育女就是為了「養兒防老」。可能時過境遷,這種觀念慢慢退化,更多老人也開始嘗試新的養老方式,但是在不少父母心中,還是一直堅定「讓子女給自己養老,才是我們晚年唯一的歸宿,也是我們生兒育女的目的。」

而也有很多人覺得,身為子女,贍養父母,就是天經地義,更是法律規定的責任和義務。所以,養兒防老就一直刻印在他們心中。

然而,時代在變化,而思想不進步,最終都會被淘汰。當下很多,以「養兒防老」為晚年養老目的的老人,大多都會在晚年寒了心。

那麼說來說去,人老了,要怎樣養老呢?而且又有誰能給我們養老?

一位70歲老母親楊大媽,就用自身經歷給出了答案:「在兒子家住了三年後,終於知道誰能養我老!」

以下是楊大媽的講述:

我是楊大媽,今年剛好70歲,也是我退休的第15年。

我是一個單身老人,老伴早在10多年前就去世了,如今我一個人獨居在老伴的縣城老房子里。日子過得還可以,有房子住,也有為數不多的退休金,維持我基本的生活,平平淡淡地,只是一個人生活,略顯孤單罷了。

很多人非常好奇,為什麼我一把年紀了,不去跟子女同住生活,甚至社區一些新來的工作人員,也勸說我,子女有條件的,還是要跟著他們生活,不然自己有個萬一,身邊又沒人這可不好辦了。

說實話,我也嘗試去跟兒子生活過。我和老伴就一個兒子,已經40來歲了,在省城有了事業,也在那安了家生了娃,他們一家三口在那邊也過得很滋潤幸福。老伴走後,我去了兒子同住生活,幫他們做做飯,帶帶兒子晚育的孩子,我的大寶貝孫子。

那時候,我的想法很單純,只是想趁著自己還算年輕有精力,然後多幫幫兒子,這樣等自己老了,也能讓他給我更多孝順。就是這麼簡單的期望,想必當今很多父母,大多數都是這樣想的吧?

可是,想得挺美好,現實卻得不到應驗。

剛來兒子家的前幾個月,我們一家四口,也是相處的融洽,各司其職地生活著。我忙著買菜做飯,打理家務,而兒子兒媳負責上班掙錢,孫子呢則讀書學習,一切都是很正常地運行著。兒子兒媳也很照顧我,每個月除了給我3000元伙食費,還會額外給我500元零花錢,衣服鞋子以及一些生活必需品,也是他們會幫我搞定,我過去根本不用花什麼錢,出點力氣就行。

那時候,每天子女為伴,兒孫嬉戲的生活,讓我十分享受,好像一眼就能看到我未來的生活狀態。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兒子兒媳以及孫子對我越來越依賴,然後也漸漸少了許多「客套」和「熱情」,剩下的卻是一堆堆的嫌棄和閑言碎語。

已經15歲的大孫子,上著初三,準備中考了,兒媳就讓我好好監督他。可是叛逆的孫子,壓根不把我放在眼裡,平時叫他好好做作業背書,可他卻關起房門玩電腦,要不就是玩遊戲機,奈何我怎麼生氣,甚至最後生氣變成了哀求,都對他無效。

管不住,學習也一落千丈,而兒媳看到孩子如此任性,就怪罪我太放縱,平日里在家也不管。我有過解釋,可兒媳哪聽得進,一張嘴就說:「奶奶疼壞的!」後來,中考落榜沒去打公立的高中,只好好大價錢把孫子送去了私立學校。

為此,兒子兒媳的壓力也增加了,而我背後的閑言碎語也來了,每當孫子開學要交很多學費時,兒媳總是免不了拿我跟兒子說事:「都是你媽寵壞了兒子,要不然中考努力一把,考個最差的公立學校,我們也不至於花這麼多錢!」

其實這樣還是一件小事,平日的生活里,我和他們年輕人就像兩個對立派,不管我做什麼,都免不了被他們嫌棄。

我一直都是按著自己方式做飯,幾乎不會怎麼大變動,可前一個月都說我做飯好吃的兒媳,過了一個月就說我哪裡不好,這太油那又太鹹的,而且他們還特別浪費,晚餐沒吃完的菜,一定要我倒掉,我說放冰箱凍著,明天早上微波爐熱一下,配白米粥或乾飯吃,他們就說過夜的菜不好,會有細菌會產生不好的東西。

我這樣回懟過他們:「要是隔夜飯菜會吃壞人,那我們過去沒冰箱,一盆菜吃好幾天,那不就沒得救了?」可向來很喜歡鬥嘴的兒媳,就不服氣地懟回來:「過去是過去,過去能和我們現在的相比嗎?你就是老頑固,一點也不懂得衛生安全,難怪平時那麼多小毛病!」

每到周末,他們夫妻倆總愛睡懶覺。他們這樣睡,我倒不反對,畢竟難得休息,放鬆自己也是應該的,但是他們睡懶覺,我在家就得像貓一樣,輕手輕腳做事,一旦有聲響就會引來兒媳一陣責罵。每次周末,我不能早起,也不能洗衣服,更不能看電視,要麼早早出去散步,要麼就躺在床上一起睡懶覺,這日子過得讓人難受,尤其是我這種閑不住的人。

其實,平日就這樣還算能適應過去,可偏偏兒子兒媳對我態度,卻讓我十分受不了,總是嫌這嫌那的。

住了不到半年,兒媳就像個管家婆一樣,十分針對我,天天「說我不衛生」的話掛在嘴邊。洗衣服要我分兩種洗法,正常衣服褲子放在洗衣機洗,而內褲內衣襪子卻要另外手洗洗,說什麼內褲那些有細菌,跟衣服一起洗會滋生。

我一開始很不理解,覺得兒媳太講究了,誰知我全部洗衣機洗了好幾次後,兒媳就不高興了,跟兒子打小報告,後來我就被兒子數落了一遍。最後,硬生生要我分開洗,無形中又多了一份活,雖然不累人,但卻覺得多此一舉。

廚房的事,本來我下廚,我做家務就我說的算,可兒媳兒子偏偏要來挑刺。每次洗完蔬菜的水,我習慣地把它倒在一個大桶里,這樣上廁所需要大量用水時,我就可以從裡面裝水沖,這樣也不算浪費水。而他們年輕人卻看不慣,說我省這點水能幹嘛,還說這樣有客人來,會被笑話的,搞得家裡交不起水費一樣。

我日常生個病,他們一張嘴不是關心我,而是直接就責罵我,就像我一次感冒了,渾身無力的,而兒媳看到了沒有第一時間帶我去看醫生,而是用一種幸災樂禍的樣子說我:「看吧,叫你天天一早上去跳舞,這不著涼感冒了吧,又要花錢了真的閑也閑不住!」

每當我受多了兒媳的刁難和嫌棄,真的很想撕破臉皮地跟她吵一架,但是又覺得這樣不好,一旦吵起來,左右為難是兒子,甚至還會影響他們的夫妻感情,最後不討好的還是我自己。

雖然說在兒子同住,沒有那麼孤獨,但住久了,卻感覺還不如自己一個人在老家生活。平時他們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最後還是我一個人在家,而且平日里,他們也製造一堆家務給我,讓我活生生成了他們「保姆」,每天忙到晚都有干不完的活,不光如此,做的好沒好話,做的不順他們意,卻會迎來很多嫌棄,甚至責罵。

說是說在兒子家生活,包吃包住,還有500元零花錢,可每個月操持起他們的生活,這點零花錢,幾乎都要倒貼回這個家裡,有時候還要拿出自己老本才夠貼補。就像平時家裡電器壞了,接受個到付快遞、以及大孫子要點錢等等,這些都是要我拿錢貼的。兒子兒媳知道了,也裝不知道,好像我出錢就是天經地義一樣。

所以,我在兒子家生活三年後,感覺不到多少快樂和幸福,更多的是委屈和操心。有時候我感覺自己還不如鄰居家的保姆,人家每天跟我一樣伺候一家人,干著同樣的家務,可人家卻月月有工資領,而且還有假期,甚至還能得到僱主的讚美。可我呢,啥都沒有,倒貼還受一肚子委屈。

說實話,在兒子家的那三年裡,要不是我自己有點退休金,真的沒辦法在那熬下去,平時買個葯,或人情世故隨個紅包,都可能拿不出。

最後,孫子上高三時,我正好有哮喘病,為了不影響孫子學習,我就找了這個借口,回去老家居住了。雖然老家冷冷清清破破爛爛,沒有大城市那麼光鮮亮麗,也沒有一家子生活的溫馨,但我卻覺得在老家一個人生活,會比較舒心自在,至少我不用操心很多事,不用受兒媳的白眼,也不用拘謹地做人。

通過在兒子家生活的這三年,也終於知道,我老了誰能養我老,其實到頭來只有自己能給自己最好的養老。雖然說子女養老是傳統,也是法律規定,但是真要子女一心贍養起我們來,可真不如我自己獨自養老。

這裡的原因,想必大家都會懂,就是我們老人和年輕人,是很難相融在一起生活的。即使再孝順的子女,跟父母生活久了,多多少少都會有矛盾發生,這矛盾或大或小,但都是會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這樣是很難避免的,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與其知道會有這麼一天,倒不如在自己有能力生活的情況,自我養老來得舒心自在,你們說是不是?

來源:今日頭條

Click to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