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二!記得「1要帶,2不碰,吃3樣,4不做」 習俗要講究:迎春接福事事順
「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懷裡還抱著個胖娃娃」,正月初二農曆新年的第二天,這天是傳統的出嫁女兒回門的日子。
大年初二不僅是回娘家的日子,還是祭財神和吃「開年飯」的日子,因此這天做生意的人特別重視這一天,不少商家在初二這天都會舉辦一些儀式求得新的一年能夠大吉大利。
而且作為農曆新年第一次回娘家門,大年初二的講究還是頗多的,記得:「1要帶,2不碰,吃3樣,4不做」,迎春接福事事順。
今日年初二,記得「1要帶」
正月初二回娘家,不論這一年在外面過得怎麼樣,一定要記得帶上雙數的禮物,一般情況下至少要帶上「四樣禮」。
女婿是丈母娘的「半個兒」,人家的閨女跟你一起經歷風雨和同甘共苦,初二回門自然要帶上禮物和祝福,而且丈母娘家的親戚里如果有小孩,也記得計算好人數給包個紅包,這樣應對得體讓媳婦的娘家人感覺到自家的女兒沒有嫁錯人。
今日年初二,記得「2不碰」
一,不碰髒水
正月初二是祭財神的日子,在民間很多地方講究不洗衣和洗澡,以及不潑髒水,這天往外潑水有「破財」的寓意。
二,不要招惹狗,惹牠生氣。
「一雞二狗三豬四羊」是民間傳統說法,因此大年初二也被稱為「旺日」,這天就不要招惹狗,被狗狂吠顯然不太合適。
今日年初二,記得「吃3樣」
一,餛飩
餛飩的形狀跟「元寶」相似,年初二是祭財神的日子,吃餛飩連湯帶水的也被稱作「吃元寶湯」,所以這天吃餛飩是應景的。
推薦菜譜:鮮肉韭菜蝦仁餛飩
1.豬肉剁成泥狀後加入鹽、一品鮮醬油、胡椒粉、蠔油和薑末攪拌均勻,然後打入清水至肉餡膨脹發粘,蝦仁去除蝦線後洗凈加入鹽、料酒和胡椒粉腌制一會,韭菜切成細末加入調好的肉餡中。
2.韭菜和肉餡中淋入香油攪拌均勻,把韭菜後肉餡先放入入餛飩皮中,然後加入整隻的蝦仁。
3.餛飩從一頭捲起,然後反向一捏,捏成元寶狀,鍋中入油爆香蔥薑末,下入蝦皮煎出香味,烹入料酒後添湯,湯開後下入餛飩煮至成熟,加入鹽和胡椒粉調味,然後加入即食紫菜,撒入蔥花香菜即可出鍋。
二,麵條
初二是「開年」就圖個長長久久和順順利,因此民間有「初一餃子,初二麵」的說法,因為這天也是姑娘回門的日子,按照傳統習俗「上車餃子,下車麵」,姑娘回門吃上一碗麵,舒舒服服的寓意一年都順利。
推薦菜譜:雞絲拌麵
1.雞大腿清洗乾淨後涼水入鍋,加入料酒、蔥姜和花椒粒大火煮開後撇凈浮沫,然後轉小火慢煮,煮至雞大腿用筷子能夠插透沒有血水冒出時撈出過涼水。
2.碗中加入熟芝麻、一品鮮醬油、陳醋、小米辣、蒜泥、鹽、白糖、熟芝麻和蔥花香菜末,攪拌均勻後淋上熱油。
3.涼透的雞腿撕成細絲,碼在煮好的麵條上,撒上黃瓜絲,淋上調好的料汁即可享用。
三,油菜、生菜或芹菜等
初二吃一些有寓意的青菜,就是為了盼個好兆頭,其中油菜寓意「有財」;生菜寓意「生財」;蒜苔寓意「算財」等,因為是祭財神的日子,所以這些青菜吃起來比較應景,加上年三十大魚大肉吃了不少,這個時候吃點青菜也舒服。
推薦菜譜:白蘑菇燒油菜
1.油菜摘洗乾淨,鍋中燒水,水中加入少許食鹽和幾滴食用油,水開後下入油菜焯燙至變色後撈出控乾水分。
2.鍋中入油,下入刷洗乾淨的白蘑菇,煎至白蘑菇表皮金黃出水後把白蘑菇盛出。
3.鍋中入油爆香蒜末,把焯燙好的油菜攥乾水分入鍋,翻炒均勻後下入煎好的白蘑菇,加入鹽和蠔油調味,滴幾滴藤椒油後即可出鍋。
今日年初二,記得「4不做」
一,兜不空
大年初二出門的時候記得兜里揣上點現金,雖然現在移動支付很普遍,但是如果遇到孩子給發壓歲錢,這用手機發給大人顯得沒有誠意。
還有就是老輩的傳統講究兜里過年揣點「壓腰錢」,取起兜里有錢腰桿硬的寓意,年初二是祭財神迎喜神的日子,兜里要是空空的顯得有點不合適。
二,不洗衣服
傳說中大年初二是水神的生日,這天是不適合洗衣服,主要原因還是因為老傳統認為初二倒水和潑水有「破財」的寓意,而且本身大年初一就要穿新衣戴新帽,年初二就洗衣服也有「去新」的寓意,新年剛開始就「去新」顯然不合時宜,所以即使有臟衣服要洗等兩天也無妨。
三,不說不吉利的話
大年初二是新年的第二天,傳統年俗講究「百節年為首」,從除夕的晚上一直到初五都有很多的禁忌,其中管住嘴是最主要的,所以這天一定不要說諸如「窮」、「破」、「壞」和「損」等不吉利和引人反感的話。
四,發紅包和壓歲錢避開2個數
年初二回門去娘家,見到娘家的親友的小孩,免不了要發個紅包意思一下,或者是給娘家的長輩發個紅包,這個紅包里的錢有講究,一定要避開2個數。
三和四是比較忌諱的數字,給別人發紅包和壓歲錢時,這2個數字要盡量避開,以免好心反而遭埋怨。
過年就是圖個喜樂祥和,而且從除夕開始,一直到二月二都有很多的講究和習俗,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代代相傳的習俗和講究,才使過年顯得年味十足,今日年初二,記得「1要帶,2不碰,吃3樣,忌4事」,迎財接福事事順,還是挺有意思的。
文章參考:今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