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親痛苦臨終!3子女「趴床頭痛哭」:你撐到10號再走 但同室病友「卻目露鄙夷」都是白眼狼:為了退休金

醫院一間重病症房內,兩男一女撲在一張病床上,鬼哭狼嚎。

旁人還以為這一家子女痛哭流涕,是因為捨不得年邁的老父即將撒手人寰。

但同室病友家屬卻在一旁小聲嘀咕,目露鄙夷。

子女大喊:「爸,你再扛一扛,退休金10號就發了,發完你再走!」

「老頭子,你養我們一場,就再給我們做最後一件事!」

「爸,你的存摺和房產怎麼分,你得講清楚再走!」

這個老頭子,今年85歲,名叫郭文昌,從小家境清寒,日子過得很是辛苦。

為了減少家裡的負擔,他10多歲就響應國家號召當兵去了。

當兵期間,郭文昌訓練刻苦成績優秀,是隊里的尖子兵。

當郭文昌拿著退伍的錢,回到家鄉,父母歡天喜地;都覺得家裡出了個大人物。

一時間,親戚上門慰問,保媒,說親,絡繹不絕好不熱鬧。

郭文昌想著自己也三十好幾,老大不小了,是時候結婚得有個家庭。

後來,經同事介紹,他和鎮上一個國小老師看對了眼,沒過多久,兩人就結了婚,組建了一個溫馨的小家庭。

第二年,郭文昌夫婦家裡就添了個大胖小子,小兩口學著做新手父母,照顧嗷嗷待哺的寶寶。

隔了一年,第二胎落下了,還是男寶寶。

可能是這一胎養的太好,郭文昌愛人的肚子看起來很大。

她生產時,在醫院難產大出血,差一點人沒了,從這以後,身體就落下了病根。

那時候的安全措施十分簡陋,即使郭文昌夫婦並沒有想要第三胎,但還是懷孕了。

這對郭文昌夫妻來說,是個有喜有憂的事。

喜的是又有了一個新的小生命,憂的是,妻子的身體在生產,可能挺不過去。

看著妻子本來就虛弱的身體,郭文昌並不想妻子生下這胎。

但妻子並不忍心打掉自己的孩子,最終郭文昌無奈妥協。

果然,第三胎小女兒的到來,妻子生產時出現血崩,當即就離開了。

這個世上最難的事,莫過於一個人既當爸又當媽。

妻子走了以後,郭文昌一個人像個陀螺一樣忙碌於工作和家庭。

三個孩子的年齡相差不大,都還小不懂事,往往哄好了這個,那個又哭了;這個要媽媽,那個要爸爸。

郭文昌一個人分身乏術,所幸那時父母還在人世,尚能給他幫把手。

他白天把孩子放在父母家,去工作;

晚上把孩子接回家,一個人給孩子做飯,洗澡,換尿不濕,餵奶粉,哄睡覺,講故事。

等三個孩子睡著,郭文昌才有功夫,坐下來吃一口飯;此時,已經深夜,冒著熱氣的米飯也已經全涼。

這就是郭文昌生活的模板,每天忙完孩子精疲力盡地躺在床上,第二天又周而復始地重複這樣的生活。

父母勸他再找個對象,但郭文昌害怕有了後媽之後,對孩子照顧不周,一咬牙還是堅持一個人撫養孩子。

大抵,天下父母之心莫不是如此,為自己的孩子操心一生,生怕他們受苦。

就這樣,郭文昌拉扯著3個孩子長大,他們一個個的都成立了自己的家庭。

本以為,孩子長大後能銘記生養之恩,誰料,郭文昌養出來的卻是3個白眼狼。

3個孩子成家之後,也經常回來看望老父親。

隔壁鄰居,都以為這3個孩子孝順,回來是照顧父親的。

可誰知,這三個老大不小的孩子,每次回家的目的都只有一個:和老父親要錢。

郭文昌作為警察,工作認真拚命,績效全優,待遇還可以。

除了固定每月的薪水外,公積金、年終獎、績效獎金全部加起來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三個孩子成家之後,一開始小女兒因為家裡條件差,再加上失業,經常回家哭訴。

都說女兒是貼心小棉襖,郭文昌一看小女兒生活不好也是心疼不已,只能從自己的薪水拿出小部分,補貼她。

後來,二兒子和大兒子也經常因為各種事情,成為家裡常客,不是孫子上學沒錢,就是大孫女上補習班錢不夠。

郭文昌本以為,自己有能力的時候多幫幫兒女們,等自己老了,孩子們也能給他養老照顧他。

可惜,郭文昌想差了。

他年紀大退休之後,因公受傷的身體問題全部爆發,

病發時躺在床上不能動,嚴重的時候,還會失禁。

三個子女一開始看在老父存摺和退休金的份上,都搶著照顧。

老話常說,久病床前無孝子,用錢堆出來的孝心是薄弱的,經不起時間的考驗。

時間一長,郭文昌發現三個子女就是為著他每月的退休金和存摺去的。

三子女商議,誰照顧老頭,老頭當月的退休金就歸哪家所有。

郭文昌退休時的退休金有2.5萬塊一個月,對一個普通家庭來說,也是不錯的收入。

可惜這三個子女狼心狗肺,把老人家接回家之後,為了防止老人家失禁,根本不讓老人家正常吃飯,每天只給他吃點米糊。

「吃什麼吃,一吃就拉,臭死了。」

郭文昌沒想到,自己辛苦一輩子,把三個孩子當寶一樣養大,到老了,居然抵不過2.5萬塊的退休金。

真是一斗米養一頭狼,老頭子口不能言,留下了傷心難過的淚水。

這不,熬了幾年的郭文昌已經85歲,長期的營養不良和心灰意冷,已經沒有再繼續熬下去的意思,他躺在床上不吃不喝,苟延殘喘著。

如果不是機器偶爾發出滴滴的聲音,旁人都以為,老頭子已經不在了。

同病房的家屬看著三個子女這樣無情無義的對待老父親,都唏噓不已,目露同情的目光卻也無可奈何。

生養之恩比天大,父母含辛茹苦將我們養大,給我們操一輩子的心;如果我們不能在他們年老時奉養他們,堪配為人?

我們身為子女不僅要用實際行動回報父母,還要為父母養老送終,這是我們應盡的義務。

文章參考: 今日頭條

Click to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