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億又如何?「最牛釘子戶」怒斥開發商:給500億也不搬 專家進屋考察後:不賣就對了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拆遷」已經成為了眾多人心中共同的夙願。

因為這樣不僅能搬到更加明亮的新房子裡,還能獲得一筆巨額的拆遷款。

有些人甚至在拆遷過程中一夜暴富,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拆二代」。


Advertisements

2007年,由於城市建設的需要,河南省鄭州市東史馬村也開啟了拆遷政策。

其中有一處老宅子竟能補助一億元的巨額拆遷款,不禁讓同村人羨慕不已。

然而老宅子的主人任金嶺,卻果斷地放棄了拆遷的機會,決定繼續在這裡生活下去,為此他也成為了河南「最牛」的釘子戶。

難道這個老宅子有什麼特別之處嗎?

當時專家到場勘查時說了一句話:這個宅子真的不敢拆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Advertisements

2

其實這個老宅子,大眼看上去非常普通,甚至有些陳舊。

此時它已經成為了鋼筋水泥中的一座「孤島」,頗有些「不食人間煙火」之意。

在當地,這座宅子又被稱為「任家大院」,它之所以成為開發商眼中的「香餑餑」,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東史馬村位置優越,北面就是規劃中的高速公路,東面緊鄰河南工業大學,可謂發展前景十分優越,而任家大院就是東史馬村的中心。

當時開發商都要把任家大院的門檻踏破了,從最初的500萬(約2500萬台幣)拆遷費一直上調到3000萬(約1.5億台幣),可任金嶺老人的態度卻始終堅韌,說什麼也不搬走。

無奈之下,開發商直接開出了1億(約5億台幣)的價格。

誰知這直接惹怒了任金嶺,他聲調抬高、眉毛高挑,怒斥道:「就算給我100億(約500億台幣)我也不搬」。

Advertisements

按理說「拆遷」就是天上掉餡餅的事情,任金嶺的作為也讓同村人頗為不解。


把破舊的房子變成高樓大廈或者琳琅滿目的大商場,不僅會讓市容市貌看起來更有魅力,人們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富裕,難道這不是一舉兩得的事情嗎?

後來有記者來到任家大院,任金嶺這才說出了心聲:

Advertisements

「我不是釘子戶,只是這座老宅子對我來說太重要了,如果沒有它,我們任家的根就斷了」。

對於這座陪伴了自己一輩子的老宅,任金嶺對它充滿了感情和責任。

在他的記憶中,任家大院一直都是如今的模樣,陳舊中帶著莊重,破損中帶著歲月的質樸。

它不僅僅是一個房子這麼簡單,它的存在的確有些不同。


Advertisements

3

任家老宅始建於1775年,第一位建造者是一位名叫任君選的祖先,他一直在籌劃著建造一座能容納全家人的大房子。

宅子設計精良、做工精細,每一處都是用心設計的,所以他這一輩子沒能將其竣工。

於是就傳到了官拜布政司的布政史,官位之高的任德潤手中。

再後來,這個房子歷經了四代,在長達60多年的建造下,於1838年正式完工,成為了當地頗有名望的官府門第。

其實一開始的時候,這座宅子佔地面積約30多畝,草木繁盛、雕樑畫棟,一看就是大戶人家的氣派。

可是後來清王朝覆滅,舊中國內部戰亂不斷,在歷史的洪流中,任家的榮光也逐漸褪去。


Advertisements

直到新中國成立,任家大院也不再符合當時的價值觀,於是大宅子被陸續分配給其他的村民,到最後就只剩下了4畝地,2進院落,48個房間。

200多年來,任家人一直生活在這裡,經歷了風風雨雨,既有天災又有人禍。

對於任金嶺來說,這處老宅子既是家族的象徵,也是見證任家興衰榮辱的地方。

任金嶺表示,爺爺去世之前就把宅子囑託給了父親,讓他一定守護好任家大院。

2007年父親去世,這個重任就交到了任金嶺的手中。

而此時的任金嶺也已白髮蒼蒼、年過七旬,每當想起父輩們臨終時的場景,他都忍不住哽咽一場。

據他所說,文革時期父親為了保護任家大院,把一些錫制茶具和文物都埋到了地底下,屋脊上的那些「五脊六獸」也被一一取了下來。

那些埋藏不了的石雕,則用泥巴糊上,盡量不那麼引人注目。

Advertisements


正是因為父親的存在,任家大院才沒在特殊的時期中遭到破壞。

如今,任金嶺為了保護好這個宅子,從未去過新房居住,哪怕這裡冬天冷、夏天熱,他也依然守在這4畝土地上。

老宅畢竟年數久了,有時候也會出現一些問題,任金嶺不放心工人師傅的修葺,於是親自學習木工之活,為老宅子修修補補、添磚加瓦。

在任家大院的橫樑上,還刻著一條簡短的家訓,它只有4個字:「布德施恩」,任家的祖祖輩輩都是看著它長大的。

任金嶺曾說:「有1個億的確不愁吃喝,但錢都是靠自己掙來的,而不是靠祖上的房子去貪圖享樂」。

Advertisements

文章未完,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Advertisements